徜徉典册之间 探寻中华文脉_焦点速讯

时间:2023-02-09 13:16:03 · 来源:《人民日报》
“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亮相国家图书馆徜徉典册之间 探寻中华文脉“明清档案”专题展厅展出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仿制品)。  “殷墟甲骨”专题展上的“甲骨2174”,左上为甲骨文“兔”。  记者在“居延汉简”专题展上拍摄。  “敦煌遗书”专题展厅。

国家图书馆馆藏尺寸最大、字数最多的甲骨,敦煌遗书现存最早抄本之一,清代唯一一件完整的秘密立储匣,中国目前所见传世最早的大型全天星图……日前,“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于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在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中,观众开启了溯源中国历史、探寻中华文脉的旅程。

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长期以来分别收藏于多家机构和博物馆。本次展览首次将分藏于各处的文献荟萃一堂,展出面积近3000平方米,集中了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249种382件。


(资料图)

品味悠远中华文脉

“恭喜大王,今日田猎获豕一!”幽暗的大厅中,四周垂幔营造出神秘的氛围。站在黑色“占卜台”前,观众点击选择相应的内容,面前的大屏幕上模拟出现龟甲被炙烤、开裂的动画,再配合语音播放,让人仿佛穿越回到古老的商王朝,置身于隆重的占卜现场。

典籍文献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明传承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到生动展现汉代戍边吏卒工作生活面貌的居延汉简,再到有着“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美誉的敦煌遗书,以及中国历史上保存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王朝档案——明清档案,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可以领略从上古殷商至明清的制度与文化,近距离感受栩栩如生的中华文明。

在“殷墟甲骨”专题展厅中,有一件小小的碎片——甲骨6006。这片看似不起眼的甲骨,经由甲骨文专家董作宾与其他甲骨碎片缀合,确定了商王世系。它不仅印证了《史记·殷本纪》中相关记载基本正确,还对《史记·殷本纪》所记载商王顺序进行了修正,解决了商王世系的重大疑问。

此外,还有记载商王田猎、猎获麋鹿和兔的龟腹甲残片甲骨2174,上面的“兔”字象形,基本把兔子的前后腿、小短尾等外形表现出来,十分生动传神;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中尺寸最大、字数最多的甲骨5405,长43.5厘米、宽24厘米,共218字,内容为向殷先公和山神祭祀;甲骨5509记录了商代日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载之一。

明清档案是中国明清时期社会发展史的多方位记载。“明清档案”专题展厅精选多个类型的珍贵档案进行集中展示:用以盛装皇帝圣训、实录等珍贵典籍的清代金匮,明崇祯七年由徐光启和西洋传教士汤若望参与测绘设计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仿制品),清乾隆时期的小金榜(仿制品),清光绪时期的文科大金榜(仿制品)……丰富的展品体现出档案在见证大事、传递信息、记录生活、记载历史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感受古人生活情趣

商代人如何称呼四方风神的名字?汉代戍边吏卒如何发现敌人的踪迹,他们在守卫站岗之余的生活是怎样的?唐代贞元二年吐蕃占领沙州后,汉志不灭的沙州人经历了怎样的不甘与愤懑?清代皇帝在“元旦开笔”时会许下什么愿望?这些疑问或许都可以从本次展览中获得答案。

从典籍中,我们所能见证的除了宏观的制度,更有古人生活的点滴。如果说前者构成了历史的骨架,那后者则为文明提供了血肉。透过这些细节,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情致意趣。

在“居延汉简”展厅中,有这样几枚“习字简”。它的释文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只是一些单字的重复。但这些略显稚拙的笔画,却是汉代戍边吏卒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的痕迹。军中并没有特定的“学校”,戍边吏卒只能通过向识字、知书、能算的战友伙伴请教,并利用弃简进行抄写练习。

此外,还有“衣物简”“‘大麦’简”“求盐简”等展现戍边吏卒后勤保障和生活情况的展品,配合还原居延地貌的微缩场景和汉代画像砖、画像石、壁画与简牍等元素,让置身其中的观众,仿佛能够感受到恢弘壮阔、苍凉无际的边塞风光,切身体会两千年前居延戍边生活的细节点滴。

敦煌遗书在展现中古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医药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中有着重要意义。“敦煌遗书”专题展厅,通过抄写于西凉建初十二年的国家图书馆藏最早抄本《四分律初分卷三》、完整保存了卷轴装书籍形态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百五十七》、海内孤本吐蕃统治时期写本《李陵变文》、隋开皇二十年写本《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唐龙朔三年写本《春秋穀梁传桓公二》等展品,呈现出敦煌遗书融汇中西、异彩纷呈的中古世界。

同时,展览还特别整理了敦煌遗书的装帧形式。中国纸质古籍的大部分装帧形式都能在敦煌遗书中找到样本或雏形。观众可以在这里大饱眼福,一览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缝缀装等不同装帧形式。

多样互动沉浸体验

本次布展非常重视“沉浸感”。据国家图书馆展览部主任顾恒介绍,为了让观众获得更好的体验,除了不同展厅在色调、布展元素上有所区分,更设有数个多媒体互动,让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千年文脉。

“殷墟甲骨”主题展厅设计了“立体画卷”“姓属林”“模拟占卜场景区”等特色场景,利用空间立体复原以及声光电相结合的手段,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殷商气息。在电子互动屏幕前,一个将甲骨文和现代汉语简体字“配对”的小游戏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这个字是房子下面一头猪,应该是‘家’字。”“这个‘鹿’字有长长的角,古人画得可真像!”“我每天使用的汉字竟然和三千年前的古人这么相似!”不少观众一边体验,一边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敦煌遗书”专题展厅选取了不同时期敦煌石窟的纹样、佛像等元素为背景,大面积采用经典洞窟壁画,营造出璀璨瑰丽的敦煌风貌。展厅还设置了投影旋钮书架,将投影与实体书架相结合,观众可以转动旋钮阅读敦煌遗书,获得翻阅古卷的仿真体验。

据介绍,未来国家图书馆还将通过直播活动、线上展览等方式增进与观众的互动;联合字节跳动公益共同开发展览“线上超现实看展体验项目——古籍寻游记”,选取重要展品近30件,利用VR技术生动讲述展品故事,将文物陈展与VR技术深度结合,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让古籍“活起来”。“这将是一次非常新颖的VR展,值得大家期待。”顾恒说。

(本文图片均由新华社记者殷刚拍摄)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