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气象新|来石庄来了八方游客 全球报道

时间:2023-05-09 18:07:47 · 来源:农村大众

“抽空带孩子来感受红色沂蒙精神,再来山东手造馆体验黑陶制作,很不错。”5月6日,在青山环抱中的蒙阴县坦埠镇来石庄村,游人们流连于先锋榜样馆、山东手造馆等展馆,小山村里回荡着说笑声,弥漫着阵阵花草香。

来石庄村山东手造馆内,游客正在体验。


【资料图】

“来石庄村是典型的红色堡垒村。”坦埠镇党委副书记王均伟介绍,沂蒙地委、蒙阴县委等党政军领导机关都曾在此驻扎过,村里发生过不少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此外,代代相传着坦埠黑陶、坦埠绺子等非遗手工艺。然而,丰富的文旅资源之前一直没有“变现”。

红色堡垒村难挖“文旅矿”,党支部书记于付德分析,缺乏产业支撑只是外因,根本原因出在以前村里的人居环境上。“我们村地势特殊,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差较大。”于付德说,以前村里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村民的生活污水、家庭养殖废水直接排放到沟底,水沟时常散发一股恶臭味,“尤其是夏天,非常容易滋生苍蝇、蚊虫。”

“污水流动起来污染地表水,不流动就污染地下水。”于付德说,全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问题成了困扰大家最大的难题。来石庄村通过召开“两委”会及村民代表大会,决定从此入手,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村集体运用专项资金,在全村160户完成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住户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污水管网进行集中收集,由管道流入格栅井,杂物或者大颗粒的固形物被分离出来;污水经过调节池均匀水质水量后,进入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于付德说,解决完污水处理问题,村子又“趁热打铁”,进行了道路硬化、墙体美化、整修墙坝、栽植绿化苗木等一系列工作,“我们安装了数十盏路灯,村子里晚上都是亮堂堂的。”

人居环境整治好了,自然便于项目推动。2022年,坦埠镇政府投资,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布展,在来石庄村建设了红色堡垒馆、先锋榜样馆、山东手造馆等展馆。王均伟介绍,先锋榜样馆主要展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先锋榜样;红色堡垒馆以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和艰辛历程为主线,展示坦埠作为红色老区光荣的革命历史;山东手造馆则汇聚了黑陶、剪纸、烙画等坦埠传统手工艺,让游客“可观、可感、可体验。”

先锋榜样馆内景。

紧挨着山东手造馆,新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也已投入运营,刚刚成熟的西红柿引得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采摘。

“环境美了,项目有了,来村里旅游的人自然越来越多了。”于付德说,今年以来,来村观光、直播的游客达到数千人次,村里计划打造民宿、农家乐等配套项目,目前流转土地等前期工作正在进行。

红色堡垒馆陈列的老物件。

让于付德感动的是,环境的整治、展馆的建设等一系列工作,都推动得无比顺利,村民们已实现从“要我美”变成了“我要美”的转变。

“我们村并不富裕,近两年刚起发展态势,大家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于付德说,来石庄村在“蜕变”的同时,注重从“颜值美”到“内在美”,不仅将改善人居环境融入志愿服务品牌,通过老百姓“点单”,村“派单”,志愿队“接单”方式,办好环境整治、设施提升、庭院美化等百姓身边“小微实事”,还坚持“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宣讲”等活动常态化,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助力人居环境与村风民风的同步提升。

村民自发打扫村庄环境(资料图)

如今的来石庄村环境优美、治理现代、游客络绎不绝,百姓温暖的笑靥反映着小山村的新面貌,这个小山村的蜕变正是坦埠镇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红色资源从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缩影。

王均伟介绍,坦埠镇整合来石庄村周边孟良崮战役前线指挥部遗址,建设高标准党性教育培训基地和红色研学基地,打造精品研学线路,并加强区域协作;同时,做好红色资源的内涵式研究,让红色精神借助乡村文旅,影响更深、传播更远。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周桐 通讯员 张圣虎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