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在广东的沃土上撒下诗歌的种子

时间:2023-06-04 08:12:37 · 来源:羊城晚报

座谈会现场

□文/老刀 郭锦生

广东是不是诗歌大省?


(资料图片)

老刀[诗人]:2003年在广州举办的一次诗歌座谈会上,有人说“广东是诗歌大省”。但也有人认为,广东诗坛只是人数多,并不强,正如郭玉山所言,“广东诗歌满天星星,没有月亮”。广东到底算不算诗歌大省,大家怎么看?

徐肖楠[作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星星多总比寥若晨星好。天上有几个月亮?不就一个吗?“星星多”,也不是那种粉末状的微尘。广东诗歌需要更上台阶的、更有独特性的、更有影响力的诗人,不但广东,中国诗坛不也是这样的吗?

世宾[诗人,诗评家]:广东是否诗歌大省,没有具体的统计。事实上是当时几个诗歌刊物的诗歌主编来广东开会,他们通过发表的人数籍贯比例,对广东诗歌的一种印象。广东作为诗歌大省有几个层面:首先,诗人的基数非常大。因为广东改革开放得早,经济高速发展,吸引了全国很多优秀的人才来到广东,写诗的人数也就比较多。第二是广东的民刊多,每个地级市有1-2个民刊。第三是诗歌的美学倾向丰富,各种维度、各种美学倾向的写作都有,呈现了一个非常立体、丰富而且面铺得很广的诗歌的格局。

但是,为什么广东诗人没有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我想跟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多元以及广东作为文学“边远”省份、话语权的弱化有关。广东没有任何诗歌官方刊物,没有能够把这些诗人推举出去的阵地。没有话语权,就没有影响力。但广东有丰厚的文化土壤,它在培育着各种思想、各种创新可能,广东诗人愿意在日常生活里去追寻自己的梦。

黄礼孩[诗人,《诗歌与人》主编]:定义“广东诗歌大省”,需要有时间的界定。不能笼统说“诗歌大省”,就像黄遵宪年代、梁启超年代、李金发年代、梁宗岱年代,是不是诗歌大省的年代?——有所指会更好一些。广东本土产生过不少冒尖的诗人,但被时间所淹没,没有形成持久的诗歌力量,很可惜。

郭玉山[诗人]:我离开文坛十多年了,但记得当时提出“广东是诗歌大省”,是包括各期刊的一些编辑从他们掌握的数据提出的。以我个人的感觉,从整个广东诗人创作的力量,和诗人圈子活跃度、诗歌创作的平均水平、诗歌活动、各种民间期刊及其影响力等几个方面的表现看,的确是比较突出的,撑得起“广东诗歌大省”的称号。但我当年也提出,广东诗坛受到全国关注的诗人,相对少了一点。但现在发现有很多诗人比当年的诗人起点高得多,从这一点来看,感觉广东诗歌是有发展前景的,值得期待。

王瑛[诗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诗歌大省之“大”,应该是个比较项,跟谁比较它是“大”的?为什么用“大”而不用别的词,比如“强”?是没有优秀的诗人,还是没有出色的诗歌?我读过谢冕老师主编的十一卷本《中国新诗总系》,里面广东诗人没几个,但广东诗人的群体是相当庞大的,诗歌质量当然良莠混杂。那么当我们说广东是一个诗歌大省的时候,是说诗人人数之“多”,还是说诗歌质量之“佳”?诗歌大省的说法,是一种自我鼓励,还是带一点点自嘲?可能都有。所以当我们谈论“诗歌大省”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普及什么?如何提高?优秀的诗人应该是有责任的。我们不但要自己写得好,还要引领更多的诗人写得好。普及和提高应该是广东省作协诗歌委的担当,以及优秀诗人的自觉意识。

在“纠结”中发现诗意广东

陈希[中山大学教授]:广东诗歌可以溯源到东汉的杨孚,后来包括康有为、梁启超,近代文学的半壁江山在广东;广东很早就参与新文学创作,新诗、小说的最早写作者是朱执信。所以,一是要把中国的诗学传统和岭南文化结合起来,提出一个新的诗歌创作方向。第二,要有国际视野。比如,老庄讲以道观物,这是最典型的生态美学,这个概念与现在欧美提出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是一致的,这样就把国际打通了,又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美学。

郭玉山:广东的诗歌真正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态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活跃,社会氛围宽容,诗歌团体都冒出来了,团结了一批比较有诗歌天赋的年轻人。这样,发展到2000年以后就出了一批人,整个诗歌生态“火”起来。广东目前的诗歌生态好,有各种流派共存,互相包容、支持,不会互相攻击,不会老死不相往来。

老刀:简单地说,广东省诗歌主要有两个板块,第一个是打工诗歌板块,还有一个是完整性写作诗歌板块,我称之为非打工诗歌。打工诗歌写作,可能往后几千年不再有了,很难再像上世纪末那样有几千万人口的大流动,一个庞大的群体出来打工,写出那么多直面生活的诗歌,虽然质量高低不等,但都是身体在场的写作。这批诗歌会有无限的价值,这是广东独有的,这是广东的骄傲。

黄礼孩:考察广东诗歌,要放在当代汉语诗歌进程当中,看它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是在走上坡路,还是已经走下坡路了。目前广东诗歌主要是珠三角地区实力最强,一线城市有新观念,有平台,有资源,有话语权等,但近些年粤东粤西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年轻的新生力量,这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结果。但广东诗歌也有让人担忧的,比如,年龄层上的断层,最强大的阵容还是70后;诗歌的先锋性减弱,有影响力的长诗及诗剧创作相对单薄,另外,无论高校或民间的诗学诗理论水平有限。

没有深刻的认知就没有伟大的诗篇。如果一个诗人的观念落后,他的诗不可能好。诗人必须有一个人类的大局观,要意识到整个人类的命运也是个人的命运,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要有更好的观照。眼要高,才有可能手高。

吴小攀[《羊城晚报》高级编辑]:从《羊城晚报》花地版的用稿情况看,诗歌来稿的质量不高。尤其是新诗写作,很多只是文字的堆积、分行。关于写作的组织、培训,对于中下等级的诗人或许有用,而文学写作根本上还是要靠自我修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赞成世宾提倡的“完整性写作”,人与文要合一,人的生活、思考,是写作的源泉和基础。比如,当年在东莞工厂里的郑小琼,在艰苦打工的同时用诗歌写出当时的工作和生活,她的写作就是“完整性写作”的一个典型。而现在人们的生活普遍很美好,很舒服,如何写作?写什么?

所有的文学写作包括诗歌写作,都是对生活的反映。比如李白、杜甫、苏东坡,这些人的写作都是经历痛苦、纠结、磨难。在一个太平盛世的时代,怎么写作?怎么面对自己的问题、纠结?现在往往是没有纠结,再去找纠结,就是伪纠结、伪写作。今天的诗人应该发现并面对自己的真纠结。否则,写与不写就会变成一件无关紧要或只是锦上添花的事。

郭锦生[诗人]:近些年我加入了很多诗歌微信群体,例如诗兄弟、大湾区诗汇、大湾区诗歌论坛,等等,单是大湾区诗汇微信群就有诗人500人左右。虽然各个诗群里有些诗人互相重复,但可以看到大家都热衷于各种诗歌群体,大家在群里发自己的诗歌进行交流,开网络讨论会,发各种自媒体的诗歌作品链接和诗歌活动信息等。我还经常通过自媒体发自己的作品或者帮其他诗人发作品,利用重大节日等开展诗歌朗诵、同题诗创作、诗歌理论探讨等。总体感觉,广东是充满诗歌氛围的、是诗意的。

AI时代,广东诗歌前途光明

徐肖楠:我们谈了很多年广东诗歌,到现在这种现实、这个时代,应该变一个角度、变一个说法了,这个时刻谈诗歌的现状和未来,就要有跟上时代浪潮的意识。近几年来,我关注人工智能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由于ChatGPT的出现,诗歌写作关系可能发生急剧的巨大变化,这带来对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未来变化的飞跃式思考。AI写诗写得很好,这提出了挑战:我们以后怎么写诗?如果诗人不能及时改变自己,意识不到诗歌写作的未来趋势,等到AI全面进入诗歌时,一切都晚了,那时候,将不是AI改变诗歌,而是AI大量淘汰诗人。

世宾:关于广东的诗歌前景,我是怀着希望的,如果广东依然保持一种多元的、立体的发展态势。抒写普通人的感受和经验的诗歌产生于时代的生活、底层的生活。每一个普通人的真实的生存和他的体验,这在诗歌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块,在多元的社会和多元的诗歌格局中,这个必须给予重视。事实上,这些年在大众中产生影响的诗歌,如快递哥的诗歌,前些年的打工诗歌,甚至可以说像余秀华的诗歌都是属于《诗经》中的“风”这一块,这种诗歌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整个社会的心理相呼应。

广东作为一个开放的地方,我们要有能力去吸收消化,甚至去探索和创造新的文化。当然这种文化是在对话之中,在自身的想象力、体悟力和意志的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我们要意识到这个维度的存在,这个维度是远远无法穷尽的,也远远不是我们一代人两代人能抵达的,但它是一个方向。

王瑛:“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如果人们发现诗歌是中心情感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就会下意识地去写诗,很多人会发现,诗歌是一种非常合适的表达方式。这就需要一个氛围的营造,让有诗歌天赋或者说有那么一点喜欢诗歌的人愿意用诗歌的方式来表情达意。对诗歌的热爱,是诗歌产生的一个源泉。热爱需要引导,这种引导力在哪里?诗歌活动、诗歌新年诗会、诗歌奖、诗歌征文比赛,还有诗歌雅集,都非常有意义。通过这些潜移默化地让人们认识到诗歌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让人们自觉地用诗歌去表达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人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见,我认为这就是广东诗歌的未来;如果作品被别人看到了,被研究者发现了,进入了一个经典化的过程,这就是广东诗歌的未来。

吴小攀:诗歌有多层面的价值,学术价值、社会学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等,把所有的这些方面的价值统一起来,可能就是一首诗歌的价值。我们到底用什么标准来判断它的价值?最重要的是审美的标准,还是要回到审美本身。无论是近期、中期,还是远期来看,个性化创作是很重要的,文学还是个人化的手工制作的东西。

郭锦生:关于广东诗歌的前景问题,我问了一下AI,它是这样回答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文学领域中,AI技术的突飞猛进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在广东诗歌发展方面,AI技术也在发挥作用。但是,也需要注意到AI技术对诗歌文化的负面影响。AI生成的诗歌常常无法达到人类的情感高度,缺乏真正的创意。在这种情况下,诗歌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将受到影响。

对于诗人来说,需要更加积极地适应AI时代的发展,需要深入学习AI技术,从中寻找灵感和思路,不断创新和更新自己的诗歌创作方式。此外,还需要注重人文性的作者及诗歌本体的价值呈现。对于政府来说,需要加大在诗歌文化方面的投资力度。强化文化自信,保护广东诗歌文化的独特性。

老刀:广东诗歌前途是光明的,虽然现在我所喜欢的打工诗歌走入低谷,但我相信,在广东改革开放几十年培养的这片沃土上,撒上种子,就会生长得很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