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民鲜久矣”一种理解是:民鲜能行之已久矣。邢昺注曰:“鲜,罕也。……以世乱,先王之道废,故民罕能行此道久多时矣,非适而今也。”他认为孔子在叹今鲜行此道。另一种理解是:民鲜能久行矣,叹中庸之难能可贵。子思《中庸》中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与《论语》中此句颇似。东汉郑玄注曰:“言中庸为道至美,顾人罕能久行。”《中庸》又载:“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君子能依事物变化而随时权衡,保持长久地“中”,而小人则不能。如颜回就能“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舜更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而一般人,则“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这也就是程颐所说的:“一事之能,一节之廉,一朝之勇,有志者皆能之,久于中庸,唯圣者能之。”(《二程集·中庸解》)以上所引,皆表明孔子意在反复强调中庸皆能,但贵在持久。比较以上二解,前者以“鲜”作谓语,“久”作补语。但训“鲜”为“很少有(中庸)”,明显超出鲜字的涵义;后者以“鲜”作状语,“久”作谓语,意为长时间做到。“鲜久”即很少能长久坚持。如:“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孟子·滕文公下》)“久”谓语动词,很长时间的意思。
而以《中庸》解《论语》自然也最为直接、可靠。且从根本上说,中庸作为日用不可离之常则,人皆能之,不然就不能生存,但要时时处处皆“中”而不犯错误,却是不可能的。所以,子曰:“无求备于一人”(微子篇),主张“赦小过,举贤才”(子路篇)。“贤才”也不过是错误少一些,“中”得久一些,而不是不犯错误。“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篇)足见中庸之德,人皆能之而难以持久。
(以上观点参考张俊相《“中庸之为德也”新探》-《求是学刊》199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