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讨论“封神”的时候究竟在向往什么?

时间:2023-08-20 14:31:37 · 来源: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


(相关资料图)

8月16日,电影《封神第一部》票房破21亿。  8月16日,距离上映(7月20日)已经过去27天,电影《封神第一部》票房终于突破21亿。相比于踩中当下反诈热点的《孤注一掷》7天破20亿的速度,《封神第一部》这一路走来可谓是命途多舛。然而随着29城路演的持续进行,幕后纪录短片的不断释出,影片的长尾效应逐渐显著,“自来水”影迷越来越多。大家惊叹于用心的服化道、感慨于不务空名的演员训练营,肯定其对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各平台充满了围绕这部影片进行的多方位讨论。  从影片评论区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影迷精心剪辑的二创视频中,我们能感受到始于《封神第一部》但不止于“封神”的期待。那么,当我们讨论“封神”的时候究竟在向往什么?电影《封神第一部》在豆瓣收获将近33万条短评。图为热评之一。  我们向往充满敬畏心的创作态度的回归。竭力考据雕琢的殷商建筑、服饰、道具,天南地北的自然取景,严格教习马术、格斗、表演、文化等的封闭式演员培训......这些幕后细节的披露让大家看到了主创团队难能可贵的良苦用心。其实,历经多年仍然让观众交口称赞的“好作品”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艺创作条件艰苦却仍然佳作频出,正是因为文艺工作者们对专业的一片赤诚和对艺术的敬畏之心。电视剧87版《红楼梦》在创作之时同样大范围选角进行长期培训,并实景搭建大观园,妆造也极为考究,最终成功呈现经典,并成为经典。然而,随着文娱市场的发展,有人选择了竭泽而渔,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抠图演戏、肌肉衣、骑假马、古偶剧千篇一律的妆造等一直为观众诟病,这不止伤害文艺市场,更加伤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如今《封神三部曲》主创团队这样的创作方式得到大家称赞,不只在于其大投资、大制作下的宏大画面,更在于主创团队对观众的尊重、对创作精益求精的态度。  我们向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荧幕中的完美呈现。在《封神三部曲》创作的十年间,观众的口味和电影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创作者们热衷于紧跟潮流,捕捉热点,然而导演乌尔善有“十年磨一剑”的魄力和恒心,底气正是来自“神话史诗叙述的是我们永恒的价值观”(引自壹娱观察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影需要<封神2、3>如期上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疲劳于好莱坞超级英雄叙事的观众也渴望有根植于中华文化血脉的“封神宇宙”,《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足以见得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荧幕呈现的需求和期待。《封神三部曲》的主创团队将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相融合,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令三千年神话在严谨细致的创作中筑梦成真。质子旅凯旋的朝歌城、姜子牙杨戬哪吒面对的祭天台、参考名画《千里江山图》的昆仑仙境等均体现出中国自然景观、传统建筑美学与神话想象力的巧妙融合,让封神神话史诗世界更显瑰丽壮观。图源:电影封神三部曲微信公众号  我们向往拥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文艺作品。文艺承担成风化人的职责,优秀文艺作品,不只能给予人民精神力量,起到“化人”的作用;更能给予行业精神力量,推动优良的创作态度和先进的创作生态蔚然“成风”。在电影内,我们看到主角鲜明的成长路径,历经磨难一步步成长为拯救乱世的英雄;在幕后特辑中,我们看到新人演员们渐进、渐悟、渐成的过程,看到主创团队孜孜以求、亲力亲为的创作态度,这无疑给热爱电影的年轻影迷和演员的粉丝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给籍籍无名但蓄势待发的文艺工作者们提振了信心,更给业内急功近利、好走捷径的演员们敲响警钟。  “神话史诗三部曲,我很在意它对中国电影史的意义。全世界最卖座的电影都是幻想类型,但大多数都不是中国人自己拍的,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做这种电影?”(引自后浪研究所微信公众号《<封神>之战:一部电影的命运和乌尔善的耐心》)前些年粗制滥造的技术不硬核,故事没内核的魔幻巨制影片已经将观众对国产奇幻片这一类型的好感挥霍殆尽,如今《封神第一部》广受好评,正进一步拉回了观众对于国产奇幻的期待和喜爱。同时,主创团队对漫长拍摄周期的详尽规划、对近万人剧组的精密协调,令各部门像齿轮般严丝合缝地运转,更进一步探索了中国电影工业的边界。  如今观众对于“封神”的讨论已不仅在于作品本身,更衍生出对积极创作态度的肯定、对市场“良币驱逐劣币”的向往、对“中式审美”的追求。文艺工作者应当做“匠人”还是“商人”?观众的反馈早已给出了答案。少一些沽名钓誉的野心,多一些精益求精的耐心,抱有探索艺术边界的好奇心,才能把自己锻造成的德艺双馨的创作者,进而创造出给人民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文艺作品。

推荐